达依乡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

日期:2009-09-21

 18岁,共和国最年轻的一代公民。18岁,人生道路上富有意义的起点。18岁,值得纪念的一个里程碑。在“五四”青年节之季,我乡在乡团委的带领下,开展了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组织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开展青少年公民素质教育的重点项目和有效载体。

    的确,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对于教育和引导中学生主动面向新世纪,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成才报国的理想,实现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包含了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切合了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主题,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同时也贯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因此可以说,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是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教育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创举。这一教育活动体现了三个特点。
    1.系统化
    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包括16岁公民意识成人意识教育、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18岁成人宣誓仪式三个环节,三个环节形成完整的教育过程,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高中阶段是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时期。成人仪式教育活动贯穿高中学生三年的学习生活,通过公民意识教育、志愿服务等全程化的活动,教育、影响和熏陶学生,使其逐步具备现代社会需要的素质要求。
    2.全员化
    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成人仪式教育活动面向每一位高中学生,不管是团员还是非团员,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不管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每一位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成人仪式教育活动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它是学校德育工作适应素质教育新形势的新方法、新形式、新途径。
    3.实践化
成人仪式教育活动要求每个参加成人宣誓仪式的同学必须完成48小时以上的志愿服务活动,这就会有效引导中学生参与社会,了解社会,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这方面教育活动的开展,对目前有些学校存在的"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素质"的现象是一种有效的调节和补充。
由此可见,面向全体中学生的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员性、实践性原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据笔者日前的调查,一些学校开展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时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
    一是重宣誓仪式活动,轻系列教育过程。
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包含三个环节,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一些学校在开展教育活动时特别注重最后一环的18岁成人宣誓仪式。针对高三学生,精心策划、组织和安排,场面隆重热烈。升国旗、唱国歌、面对国旗宣誓、领导勉励、前辈祝愿、成人心声、颁发纪念物等似乎热热闹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只是一些场面效果,忽视了系列教育过程。这犹如是建造一座没有墙脚的高楼,显然其教育效果不会理想。
    二是重志愿服务活动,轻公民意识教育。
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和完成48小时以上的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这是参加成人宣誓仪式的前期必要条件。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比组织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活动更重要。因为这样更能让中学生体会到开展志愿服务是作为一名公民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会油然而生。一些学校在实施这两个环节的教育时,偏重于开展轰轰烈烈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组织敬老服务、创卫活动、公益活动等。而公民意识教育往往比较单一、零碎,缺乏系统性。
    三是重规范操作,轻探索创新。
    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有一系列的基本规范要求,但就象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一样,开展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也需要坚持实事求是,与实际相结合。根据学校实际,针对学生特点,设计教育活动。并要切合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探索和创新活动形式、途径,深化活动内容。一陈不变、照搬照抄、脱离实际、没有创新,就缺乏感染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是共青团组织继"青年志愿者行动"、"希望工程"的又一新的"品牌活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衷心希望"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之花"能在广大中学校园盛开,并且越来越艳!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29893号-1